為落實綿陽科技城建設部際協調小組第九次會議精神,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科技國家隊的優勢,積極支持綿陽科技城建設,由院高技術局、綿陽市政府主辦,成都分院、綿陽科技城管委會承辦的中國科學院推進綿陽科技城建設項目簽約暨座談會12月1日在綿陽隆重舉行。院地雙方就加快綿陽科技城建設進行了深入座談,并成功簽訂了12項合作協議。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恒、陰和俊,院高技術局局長田靜、副局長孟丹,成都分院院長彭宇行,成都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袁家虎等出席了會議。四川省方面出席會議的有省政府副省長李成云,省政府副秘書長蔡競,綿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吳靖平,市委副書記、市長曾萬明等。
江綿恒在座談時指出,綿陽是西部科技資源豐富的地區,中科院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最高學術機構、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雙方的資源互補性強,特別是在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他表示,中科院將堅定不移地大力支持綿陽災后經濟振興,共同推動綿陽科技城建設。當前,要抓住機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依靠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特別是通過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創新,從根本上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進而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引擎。中科院將充分發揮好引領作用,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江綿恒強調,中科院各院所與綿陽市各相關單位簽訂合作協議,體現了中科院加強與綿陽市合作、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和西部大開發的堅定決心。中科院將以此為契機,組織更多的科研院所加強與綿陽市的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中科院成都分院要在院地合作中充分發揮組織協調和橋梁紐帶作用,爭取把更多的科技力量推薦到綿陽來,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在綿陽能夠看到院地合作結出的累累碩果。
陰和俊在講話中指出,科技創新的活力在地方、動力在企業。科學研究只有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才有強大的生命力。中科院非常重視科研單位與企業的合作,非常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作為綿陽科技城建設部際協調小組成員單位之一,中科院將深入貫徹中央關于“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重大方針和西部大開發的一系列具體舉措,進一步推動中科院各院所與綿陽市委、市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深入合作。
李成云代表四川省政府對中科院給予綿陽科技城建設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四川省已將綿陽科技城建設作為四川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重要戰略支撐,在政策措施、產業布局、重大項目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把綿陽科技城建成重要的軍民融合示范地、創新人才匯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和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地。
吳靖平指出,綿陽市將在今后科技城建設工作中不斷加強與中科院在產業、技術、項目等方面的合作,支持中科院系統院所在綿陽的發展。他希望中科院繼續關心、支持綿陽科技城的建設,進一步給予多方面的支持,幫助科技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座談會上,中科院相關院所與綿陽市重點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高新區管委會簽訂了12項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上,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與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寬帶無線接入應用示范工程合作協議,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與四川綿陽豐谷酒業有限公司簽訂了釀酒微生物菌劑開發合作協議,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與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綿陽分公司簽訂了板房白色泡沫回收利用技術合作協議,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與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寬帶無線芯片、設計方案及應用系統的開發項目合作協議、共建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基于環境安全的綜合視頻監控系統項目合作協議,中科院聲學研究所與四川湖山電器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多聲道環繞立體聲編解碼技術項目合作協議,中科院成都有機化學研究所與四川西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高附加值利用合作協議,中科院成都分院與西南科技大學簽訂了院校合作協議,中科院成都分院與綿陽師范學院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中科院成都分院與綿陽高新區管理委員會簽訂了人才合作協議,中科院成都技術轉移中心與中物院技術轉移中心簽訂了技術轉移及成果轉化合作協議。
中科院高技術領域及成都分院共27家單位的領導、專家,四川省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綿陽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領導及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相關縣市區、工業園區,在綿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重點企業負責人近200人出席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