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院長彭宇行教授接受“研究生教育訪談錄”的專題采訪
“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體系非常有特色”
記者:請彭院長先介紹一下成都分院的發展狀況以及教育基地近年來的研究生教育情況。
彭宇行:中科院的研究生教育體系非常有特色,這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一種教育方式。成都分院本身是規模比較大的綜合性分院,我們既是科學研究基地,也是高級人才的培育基地,也是一個區域性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目前成都分院系統的高新技術的銷售收入將近20億一年,這個規模比當地所有的高校都要高。正因為我們有這種綜合優勢,所以在科學院的影響,在地方的影響也是比較大。
中科院的整個教育工作,特別是研究生教育,在一二期創新工程以后發展非常快,這是白院長主抓這項工作以后,這幾年我們都看到了非常大的變化,整個研究生的教育規模,包括在地方的影響,在全社會的影響都非常大,我們中科院研究生院也是全國綜合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研究生院。
成都地區有六個研究生培養單位,包括國家科學圖書館成都分館、光電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成都有機化學所和成都計算機所。現在成都教育基地基本上把我們成都地區的教育統領起來了,使大家感覺到成都教育基地是我們研究生院的一個分部,每個人是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一員。現在成都教育基地的研究生規模是一千多人,有12個博士學位授予點,有3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5個博士后流動站,還有一個企業的博士后工作站,是我們地奧集團的博士后工作站。所以,這樣一種規模和實力,應該說在西南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幾年發展來看,在我們教育基地成立以后,成都分院的教育事業發展非常快。研究生教育基地成立以后,剛好填補了校園文化這個空白。從資源整合的利用方面,我們統一了研究生宿舍,統一了公共課的開設,統一了研究生的講座,統一進行研究生的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學位授予。
發揮優勢,提升研究生綜合素質
記者:9月8日,成都教育基地召開了教師節座談會,我看到新聞報道中提到,成都分院正在落實中科院研究生院第一次工作會議的精神,謀劃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下一步有哪些方面的舉措?
彭宇行:在教師節座談會上,我主要談到了成都地區的研究生教育事業的發展問題。首先,要繼續接受研究生院的指導和領導。院黨組明確提出,研究生院對各個教育基地負有領導責任。因為中國科學院整個研究生教育事業是一盤棋,研究生院宏觀的指導非常重要。分院是中科院的一個派出機構,比如我們的研究所有各個口,院機關的各個業務局分管他們;中科院國科控股公司對我們轉制的研究所實施管理;成都文獻情報中心目前成了國家科學圖書館成都分館,更是要接受國家科學圖書館北京總館的指導;同樣,成都教育基地也需要研究生院的指導和領導。現在教育基地實際上是在研究生院的指導下,由我們分院和各個所共建的,因此,在目前的情況下,研究生院還需要加強指導。
第二,成都教育基地在整合資源方面要上新的臺階。在院里支持下,成都教育基地在二期創新中新建了一萬平米的研究生教育大樓,這是全成都分院的各個研究所共同享有的。我們將以這個新的研究生教育大樓的啟用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資源的整合。
例如,國家科學圖書館成都分館,可以對我們研究生集體開放,各個所的實驗室和研究平臺可以實現跨所共享,如成都有機化學所的學生可以到生物所做實驗,生物所的學生可以到有機化學所做實驗,這兩個所的學科交叉很緊密,可以共同使用一些研究平臺,這是我們教育資源整合的一個思路。
第三,要進一步發揮教育基地在研究生素質培養方面的潛力。如果說我們各個所都能培養出專家型的人才,培養有全面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教育基地應該發揮更好的作用。所以,教育基地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就比各個所行之有效,比如我們創辦的青年論壇,請非常知名的各類專家主講,已經辦了十幾期,中科院白春禮常務副院長、中國科大朱清時校長等,都在青年創新論壇上作過演講,效果非常好。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面的、跨學科的熏陶,單獨的研究所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必要。此外,在我們的努力下,成都教育基地成為四川省委的一個選調生的基地,每年省委都要從成都教育基地選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