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禮副院長在大會上作了題為《拓展“西部之光”計劃 構建西部人才高地》的講話。他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實施七年來取得的明顯成效,他說:“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自1997年實施以來,堅持面向地方,立足西部,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造就了一批熱愛西部、扎根西部、奉獻西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科技骨干隊伍,形成了一支團結協作、作風過硬的科技團隊,對西部地區的經濟建設、人才隊伍的穩定和培養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實施以來的七年,中國科學院不斷完善和規范機構及管理工作,并逐步增加支持力度,由最初的每年300萬元增加到今年的1000萬元,在人才培養和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中取得了雙重碩果。這幾年的工作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樹立品牌,打造區域性人才工作計劃;二是立足實踐培養人才,為西部造就一支具有發展潛質的青年科技骨干隊伍;三是服務于地方,帶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中組部和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靠全體項目執行人和管理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對于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推動和拓展“西部之光”人才計劃,構建西部人才高地,白春禮副院長在講話中提出了12條新的思路和設想,即:調整項目遴選方式,完善立項程序;實施項目培訓計劃,充分利用中科院科技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為西部地區提供人才培養和科技支持;設立出國進修或培訓項目;加強與地方科研院所及大學的合作,促進共同發展;設立地方在職博士研究生資助計劃;設立人才引進計劃;完善有效激勵與約束機制;加強巡視檢查;協調中央、地方和社會力量,爭取增加經費投入;加強信息交流,促進工作發展;2006年舉行10周年成果巡禮,總結工作,表彰先進,推動發展;加強與企業的合作。
四川省委副書記劉鵬在會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中組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實施的“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不僅在培養西部青年科技人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對西部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次會議在成都召開,是對四川省人才工作的有力支持,也是推動四川省與中科院全面科技合作的重要舉措。他著重指出,中科院各單位,特別是成都分院為四川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這次抗擊非典中成都地奧集團發揮了突出作用。
在研討會上,來自成都、新疆、蘭州、昆明分院的代表和“西部之光”項目執行人代表就實施“西部之光”人才計劃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總結和交流,并就如何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西部之光”工作的措施進行了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