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干出席大會。
這次大會是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界最高學術團體召開的一次盛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戰略任務,團結帶領全國科學和工程技術工作者,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科學技術基礎,為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胡錦濤在講話中首先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兩院院士和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胡錦濤指出,從世界科技發展看,科學技術特別是戰略高技術正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世界科技進步迅猛發展及其帶來的巨大影響,給我們提出了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急起直追、鍥而不舍,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帶動我國社會生產力實現質的飛躍,努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和保持發展的主動權。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分析和應對可能影響我國當前和長遠發展的各種挑戰上,把著力點更多地放在把握和解決可能影響我國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上,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推動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
胡錦濤強調,要堅定不移地把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定不移地貫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發展必須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方針,制訂科技發展的重大政策和配套措施,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加強基礎研究、高技術前沿研究、可持續發展相關研究,加快把知識和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真正使科學技術現代化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
胡錦濤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在人才,尤其在創新型科技人才。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求作為基準,遵循創新型科技人才成長規律,用事業凝聚人才,用實踐造就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斷發展壯大科技人才隊伍,努力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動局面。
胡錦濤指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會共同努力。在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重要環節。一是要完善培養體系,從教育這個源頭抓起,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要求,繼續深化教育改革,加強素質教育,努力建設有利于創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養體系。二是要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建立健全一套有針對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堅持在公平競爭中識別人才、發現人才、培育人才,為優秀人才特別是年輕的創新型科技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機會。三是要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分配、流動等方面的體制機制,堅決破除束縛人才成長和限制人才充分發揮作用的觀念、做法、體制。四是要進行開放式培養,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強同國際科技界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資源,積極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五是要營造鼓勵科技創新的社會氛圍,大力倡導和弘揚崇尚創新、鼓勵創新的精神,大力提倡敢于創新、敢為人先、敢冒風險的精神,為造就一支浩浩蕩蕩的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胡錦濤強調,國際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國際級科學大師、科技領軍人物,可以帶出高水平的創新型科技人才和團隊,可以創造世界領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企業和全新的產業。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抓緊培養造就這類人才,尤其要培養造就一批中青年領軍人物。我國科技事業正處在實現發展跨越的重要機遇期。有志氣、有抱負的我國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抓住這個重大歷史機遇,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