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副書記在報告中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中央審時度勢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和諧社會,包含三個層面的和諧,即人與自然、人與人、身與心的協調和統一。建設和諧社會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必須堅持科學發展,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民主法治,必須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共同建設。
關于建設和諧研究所,方新副書記說,對于我們以知識分子為主的研究所,代表群眾根本利益的重點是要給職工創造發展的機會,在發展中使得每個人都能人盡其才,實現自己的價值。發展才有凝聚力,發展才是硬道理。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相關研究是我院科技創新工作的三個主要方面,既相互聯系,又各具特點。各個創新基地,都要從面向國家戰略需求、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中,提出科學和技術問題,凝練和提升科技創新的目標。
方新副書記認為要建設和諧研究所,必須處理好各類人才群體的關系,建設和諧奮進的創新群體,是我院改革發展的關鍵。我院知識創新工程進展順利,業績令人鼓舞,成就催人振奮。但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我們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因此,研究所要加強戰略管理,凝練科技目標;居安思危,打造核心競爭力;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平臺和能力建設;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加強黨建和領導班子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