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成都山地所舉行“走進中國科學院·海外人才行”活動,邀請到兩位海外優秀青年學者代表到所開展學術交流,推介研究所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情況,宣傳研究所學術科研環境。
交流期間,來自日本國家國立研究開發法人土木研究所的竇杰博士詳細介紹了“日本火山灰堆積誘發土石流災害相關研究”進展及其主要的學術研究成果,使大家對人工智能和遙感與GIS在降雨-地震-人工誘發地質災害的預防預警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來自德國慕尼黑大學地理系的助理教授楊亮博士給大家講解了“災害韌性-環境災害的社會影響與人類響應分析和模擬”的研究工作,分享了近年來的研究心得,給大家詳細展示了利用基層統計數據、居民/農戶訪談資料、社會水文學模型、計算機多智能體模擬等,并結合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在城市洪水損失、山區洪澇適應性、歷史災害應對策略等方面的案例研究,使大家對多學科融合與發展有了新的認識。
兩位青年學者在中科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學術秘書歐陽朝軍博士的帶領下,參觀了成都山地所重點實驗室并與青年科研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
從2011年開始,中科院每年邀請正在海外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學習或工作的優秀青年學者到中科院研究所進行訪問交流,旨在為中科院與海外青年學者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及時向海外青年學者宣傳中科院的院史院情、重要科技成果和人才政策等。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