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至10月11日,由成都山地所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復雜山區泥石流災害監測預警與技術裝備研發”完成了川藏交通廊道第一期示范建設任務。
在中科院波密地質災害觀測研究站的協助下,項目組劉雙博士、董瀚川博士等科研骨干沿川藏公路G318詳細踏勘了位于西藏林芝地區的培龍溝、天魔溝及古鄉溝等典型泥石流災害點,確定了監測設備的安裝位置與施工條件。
隨后,項目團隊利用國慶假期時間,連續奮戰十余天開展了基礎建設、設備安裝及現場測試等工作,在培龍溝、古鄉溝、天摩溝順利安裝了泥水位計、雨量計、地聲、視頻等泥石流監測設備。
此次野外工作順利完成了預定的復雜山區泥石流監測預警應用示范的第一階段任務,為明年汛期前測試安裝自主研發的雷達、圖像識別等監測預警設備奠定了基礎,為明年汛期泥石流監測預警技術的實地檢驗提供了保障。
泥石流監測預警設備現場安裝